时间:2022-09-08 01:31:01 | 浏览:1073
陈氏在中国人口中占很大的比例,陈氏是广东第一姓,人口二千万。据最近统计,台山的陈姓人口已超过15万人,占台山市总人口的七分之一强。
陈氏自宋朝由珠玑巷迁入台山开族以来,经历七百余载,人丁兴旺,远赴外洋谋生开族者亦不少,以美、加地区为多。而今居住海外的台山陈姓人口究竟有多少,因资料不全,未能统计。按照时下“两个台山”的说法估算,亦不会少于15万人。
陈氏知名人物极多。就全国而言,被载入《辞海》(1979年版)的陈氏历代名人就有136人,包括了帝王将相革命领袖政治军事和社会上各行各业的皎皎者。
1991年版的《民国名人大辞典》,记载陈氏名人596人,其中属台山籍的有9人,他们是:
中国航空公司董事长陈文宽(乡里不详),
全国经济委员会秘书长陈君慧(六村),
历任渥太华、新加坡、旧金山、加尔各答领事陈长乐(乡里不详),
空军参谋长民航功臣陈卓林(六村),
新宁铁路创办者陈宜禧(六村),
国民党中央委员会顾问陈荣寿(乡里不详),
广东保安司令部少将组长、香港台山商会理事长陈剑科(冲蒌),
世界著名眼科医生陈耀真(上泽),
国大代表、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副部长陈剑如(六村);
在《广东近现代人物辞典》中,除记载上述者外,还有:
人民大会堂的设计者建筑师陈伯齐(汶村)、
爱国诗人广州爱群大厦和六村太和医院的创建者陈卓平(六村)、
教育家陈炳权(深井)
革命烈士陈铁军(三合);
历代编纂的《台山县志》记载的明清时代举人11名和进士1名,他们是:
陈遇夫、陈瀚、陈司罐、陈司炳(以上六村)、陈德、陈仲伦、陈复和武举陈遇春(以上冲泮)、陈觉、陈王道(以上汶村)、陈兆松(都斛),其中陈遇夫、陈瀚父子同登榜首,父子解元的佳话流传至今,誉满三合;
在近年出版和印行的《广东作家传略》、《江门五邑海外名人传》、《台山人在海外》、《台山航空人物》、《台山华侨志》、《台山革命人物》、《委员风采》、《人民代表风采》、《台山文化名人》等书籍中记载的:
台山陈氏人物就有近100名,其中包括了:
航天科学家陈天枢(深井)、
酒店大王陈泽富(山背)、
著名侨领陈金坚(六村)
陈锦生(冲泮),
旅美化学家陈庆筠(都斛)、
港事顾问、政协常委陈更(三合)、
捐建田头侨联大厦的政协委员陈更(田头)、
作家诗人陈白曙(海宴)、
画家陈洞庭(海宴)、陈丹青(三合)、陈羽(汶村)、
获联合国科技之星奖的:
陈国沛(三合)、
捐建振华中学的陈昆栋(山背)、
捐建斗山医院和上阁策文大道的陈策文(墩头)、
带头创办提领中学和改扩建太和医院的陈国平(六村)、
捐建伯宏小学的陈区明(附城)、
捐建鹏权中学的陈国强、陈国鸿兄弟(汶村)、
捐资举办台山艺术节的陈维湘(附城)、
创办大同果场的陈荣畅(大江)
回国投资创办企业的政协委员陈尚智,等等。
此外,尚有:
曾任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的朱利叶斯. 陈仲民(斗山安南)、
美国洛杉矶市副市长陈绮霞(六村),
国民党中央委员、上海教育厅厅长陈绍于(端芬),
八路军某部政委、抗日烈士陈仲博(三合)、
广东省化工设计院院长陈洪潮(六村)、
广东省文史馆员陈康斋(端芬大新)、
旧从化县县长陈耀平(六村)、
旧台山县长陈灿章(三合)、
二胡演奏家陈国产(汶村)、
画家陈海韶(三八)、
音乐家陈涛、陈品豪(六村)
一些省、市领导人,如:
陈毓铮(汶村)、
陈卓俊(汶村)、
陈卓权、陈日明(六村)、
陈毅荣(浮石)等等。
前年江门市人民政府表彰五邑一百名优秀文艺家,陈氏17名,其中台山陈氏占5名;去年台山市委表彰本市一百名优秀文艺工作者,陈氏占24名。
陈氏后裔在广东江门各区县及在台山的发展脉络
台山陈氏来源于南雄珠玑巷。太始祖陈辉是陈文四世孙,陈文自福建谪迁南雄珠玑巷,生二子:鼎、鼐。鼎生万山、凤山,万山生陈辉、陈炜。
陈辉翁,号凤台,宋朝进士,官至谏议大夫,娶南雄珠玑巷大尹公邝谕平之女为元配邝氏宜人,生四子:谟、宣、英、恺;妾侯氏生三子:闰、图、仁共七兄弟。南迁散居珠江三角洲及潮汕各地。其中陈辉长子陈谟、二子陈宣、三子陈英、四子陈恺,其后裔主要迁居台山、新会、江门。
(一)、三八冲泮陈氏
据陈谟翁遗牒(谟翁亲撰族谱)记载:谟翁南宋乾道九年癸已(1173)生于南雄府保昌县珠玑巷沙水村,终于淳祐壬寅(1242),墓在台山平安甲丫髻山第三尖,壁上挂灯形,又名冲天凤形。始祖谟翁字世昌,是太始祖陈辉之长子,乡举进士,授刑部侍郎,未就。开禧元年(1205)从南雄迁来古冈州,住新会杜阮,元配黄氏,保昌县黄居正次女,后续娶张氏、朱氏,在杜阮生四子:文诜、文振、文龙、文起。后由新会杜阮迁古冈州德行里(即今台山三八冲泮)而居。成为冲泮陈氏一世祖。谟翁子孙瓜瓞连绵,生齿甚众,据调查大致可以看出谟祖的支派所在:
一世祖文诜,奉十一郎,文诜翁生五子:有礼、有仁、有义、有智、有信。有信生四子:长子雷秀迁居阳江儒洞,次子雷振迁海宴大坑、竹园、沙桥、路岗等地。三子雷德迁新会沙堆、沙桥,四子雷鸣迁广海古隆。
一世祖文振,奉十二郎,生一子:有彰。有彰生三子:与子、与贤、与孙。与子翁生三子:思道、心道、性道。思道祖祠在三合镇三合圩。与孙翁生三子:宗道、安道、昌道。安道入继与贤祖。文振后裔分布于三合镇冲潮、良村、冲湾、冲奕、玉怀等地。
一世祖文龙,奉十三郎,生子天觉,迁香山(今中山市)。宋元交战,从军而去。
一世祖文起,奉十四郎,由冲泮迁潢村徙水南。文起翁生四子:仲诰、仲典、仲训、仲真。仲诰迁顺德熹冲。仲训迁东莞茶园。仲真留居水南。陈仲真公于宋朝时任校尉之职,兼掌屯田,主镇守团田。那时倭寇经常侵扰台山沿海边防,广海一带尤为吃紧,公亲率兵众、乡团,日夜巡守,寇未能得逞。后有李猛龙匪帮盘居百峰山,日夕出没台山新会进行劫掠、掳人勒赎,奸淫妇女。台山四九、冲蒌、都斛、新会天亭一带受害最重。公奉命提师进剿,保卫地方厥功至伟。一次,公又与匪首李猛龙大战于百峰山下,斩其渠帅,贼败退。公喜置酒食激励三军,拟乘夜突入匪巢,一鼓荡平匪类。不料贼赂公之厨下,置毒于生鸡、鲤鱼、黄酒之中,仲真翁父子三人遂一同遇害。清道光24年农历二月初五日奉旨加封为绥靖伯爵。据其生平剿匪有功,并修其真容,立庙祭祀。此事新宁县志有记载。
仲真翁子孙,有的迁泡步,洞宁、冲蒌冲洋、莲花墩、咸圹、三合李坑、那洞、潮安、渐新、渐东、南洞、顺洞和海宴等地。
盖水南文起族由陈姓名贤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