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2 22:28:11 | 浏览:611
【戏剧名家讲故事】
作者:罗怀臻
回顾生平,我有很多老师,其中有两位陈姓老师,对我影响至深。一位是戏曲理论家陈多,一位是剧作家陈西汀,他们是我终身不能忘怀的师长。
罗怀臻
1983年,我还是江苏淮阴市(今淮安市)淮剧团的演员,业余时间也尝试着编写剧本。偶然的机会,去到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进修。进修班的班主任是著名戏曲理论家、时任戏剧文学系主任的陈多老师。陈多老师听说我白天在进修班上课,晚上自修电视大学中文专业的课程,让人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对我说:“系主任办公室夜间不熄灯,学生宿舍熄灯后你就到我的办公室学习,我给你配了一把钥匙,你不要对别人说。”
自那晚起,学生宿舍熄灯后我就悄悄溜进陈多老师的办公室、坐在他的办公桌前学习。第一晚学到深夜,口渴了,下意识试了试陈多老师办公桌上的竹壳热水瓶,水是满的。打开壶塞,水是烫的。我也没多想,便倒出来喝了。次日早晨,趁着陈多老师还没到办公室提前去学校热水房把热水瓶注满,再原封不动地放在陈多老师的办公桌上。
第二天见到陈多老师,匆忙间我没说,陈多老师也没问。当晚夜读,竟发现陈多老师办公桌上的热水瓶又是满的。我马上意识到那是陈多老师特意为我熬夜读书预备的一壶水,他是在下班离校前去到热水房把那一壶水注满的。我心头为之一热,再喝那壶水,就感觉到了一股注入身体的热量,感觉到了面前温暖的光亮。早晨,我也会满满地为陈多老师把热水续上。但是,无论是在教室里听陈多老师的课,还是在校园里与陈多老师不经意邂逅,或是在陈多老师家里聊天说戏,我和他都没有把那一壶水的默契说破。老师对学生关怀,学生对老师的感恩,便在那一早一晚的一壶热水中默默延续、加深……直到2006年老师临终前我在他的病床前看护,我见老师默不作声地望着我,我想说“老师每晚为我留着的那壶水温暖并激励了我一生”,可老师没让我说出口,他只是慈祥地看着我,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
我称陈多为老师,称陈西汀为先生,陈西汀先生是我在上海戏剧学院进修时,陈多老师为我们那个进修班外请的剧本创作指导老师,陈多老师把我安排给了陈西汀先生。陈西汀先生是位高山仰止的大剧作家,他曾为京剧的周信芳、盖叫天、童芷苓、孙正阳,为昆剧的梁谷音、计镇华等著名戏曲演员创作过脍炙人口的作品。在上海进修的一年间,西汀先生精心指导我创作了我的第一部京剧剧本《古优传奇》。
一年进修时间倏忽而过,告别了上海的我,却不知道西汀先生在我离开上海的次日便亲自去到上海艺术研究所,向该所主办的杂志《新剧作》推荐发表我的习作《古优传奇》。
西汀先生这么着急地想让我的剧本在上海发表,是因为之前我们有过一次对话。他问我有没有可能来上海工作?我说这不可能,因为我是初中学历,外地户口,最主要当时我是工人编制,而上海的剧团都是事业编制、干部身份,我不具备异地调动的条件。西汀先生又问怎么才能变成干部的编制呢?我说除非有特别突出的成就,当时叫“转干”——转为国家干部。西汀先生想到的办法就是让我的作品发表在上海的《新剧作》上。上海《新剧作》、北京《剧本》,在当时号称中国面向全国发表剧本最权威的“南北双刊”,哪位剧作者在其中一家发表了大戏剧本,那么他的一生就算是很有成就了。
西汀先生坐在编辑部等结果。《新剧作》主编顾宝璋说,陈先生您把剧本留下来,先回家吃午饭,有结果我打电话告诉您。西汀先生说不行,我这个学生迫切需要发表这个剧本,你能不能立马给个意见。顾主编说您到隔壁坐会儿,我这就看。一会儿顾主编过来说,剧本特别好,但他一个人决定不了,要请汪培副主编也看看。等到两位主编都看了,已经是下午一点多钟了。西汀先生就一直坐在那里等着,误了他中午的一餐饭。直到两位主编告诉他,他们决定发表了,发头条,把送印刷厂的那个头条先撤回来。有了这个话,饥肠辘辘的西汀先生才起身回家。
我拿着决定刊用我的剧本《古优传奇》的《新剧作》用稿通知和陈西汀、陈多两位老师联名写给淮阴市相关领导的推荐信,叩开了淮阴市人事局的大门,材料送进去的一个星期后,我便摇身一变成为了“国家干部”。在我离开上海的两年之后,便在陈西汀、陈多等老师的力荐之下通过上海市的“特殊人才”通道从苏北小城迁居到了大上海。从此,有了更广阔的戏剧与人生的舞台。
陈西汀先生和陈多老师先后故去后,我时常会回想他们,也时常会对我的学生们讲那一壶水和一餐饭的故事。
人物链接:
罗怀臻,剧作家,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主要作品有舞剧《朱鹮》《永不消逝的电波》,淮剧《金龙与蜉蝣》,昆剧《班昭》,芭蕾舞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话剧《兰陵王》等。
《光明日报》( 2022年02月16日16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人之有姓,与生俱来。姓氏作为社会个体或家族群体的重要标志,在日常生活、社会往来、功名事业、典籍记载中,无处不在,可谓生而有姓,终生相随,死而传世,代代相承。姓氏介绍系承妫满,始祖为陈完。为我国当代百家大姓第五姓。陈姓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潜夫
陈姓在全国为第五大姓,占全国人口的4.53%。周口市有陈姓28.3368万人,占周口人口的2.638%,居全市第6位。陈姓是帝舜的后裔,淮阳是陈姓的发源地。夏禹时封舜子商均于虞地建虞国。商王改封帝舜,另一支裔虞遂于陈,即今淮阳一带,其地原为
陈姓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大姓之一,当今,全国陈姓发展尤为迅速,陈姓人口有五千余万,约占当今汉族人口的4.53%,为中国第五大姓。在台湾陈姓为第一大姓。在国内分布极其广泛,尤其以河南、湖南、广东各省为多。陈姓远祖是黄帝,血缘先祖是舜帝。周武王封胡
陈氏分布地区颍川郡:秦时置郡。以颍水得名,治今河南禹县。此支陈氏开基始祖为齐王建三子陈轸。广陵郡:西汉置国,东汉改为郡。治所在广陵(今江苏扬州)。此支陈氏因汉武帝之子广陵王刘胥之后入赘于陈。河南郡:汉高帝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武当
陈姓是我国十大姓氏之一,是一个多民族的姓氏。按人口居全国第五是,是一个 古朴而高贵的姓氏。地域多分散广。来源比较广,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来源。第一:以部落为姓。在上古时期,由于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在结盟与掠杀过程中,形成两大部落,一是神农氏炎帝
上一篇《为什么说天下陈姓和胡姓是一家?》分享了陈姓起源,以及为什么陈姓与胡姓同源一家后,很多朋友反馈其实不只胡姓与陈同源,还有田等其他姓氏也与陈同源,那么本篇我们就来重点扒一扒到底还有哪些姓氏与陈姓同祖同源,以及各自与陈姓的渊源。陈姓始祖陈
澎湃新闻记者 姚似璐浙江全省5069万户籍人口共用2176个姓氏,有13个姓氏的使用人数超过百万,其中陈姓最多,使用者达382.3万人。 本文图片 浙江公安微信公众号浙江省公安厅治安管理总队、人口服务管理处4月14日发布该省最新姓氏统计情况
陈姓在我国众多的姓氏中,可以说是一个大姓。在北宋初年所编撰的《百家姓》里,陈姓排到了第七位。这个排次,虽然当时不见得做过深入调研,也只是为了顺口韵律而编,但能把他排到前面,也足以说明陈氏的大姓地位。2019年1月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数据
寻根查谱,认祖归宗,是很多宗亲朋友后半生苦苦追寻的目标。千百年间,无论大姓氏小姓氏,迁徙衍播,谱牒记载,留下了不少敦亲睦族、孝悌谨信的故事。今天,阿族就跟大家聊聊,陈氏一支从香港到江西的寻根故事。早在2015年,香港同胞陈因禧就通过朋友委托
关于姓氏分布,南方曾有“陈林半天下”的说法。意思是说,陈、林两姓在南方所占人口比例最大。在陈、林两姓中又以陈姓的人口居多。据统计,陈姓在广东、福建、浙江等南方省份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海外国家人口极多。总体来看,在南方陈姓超越了北方很多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