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2 22:24:33 | 浏览:209
世家是指世世代代相沿的大姓氏组成的大家族。古之英雄、圣王成家立业之后,分封分臣遍布全中国。世家之强,非在于钱财,而在于底蕴、人脉、教育、积累等。中国隋唐之前的历史与其说是一部皇朝皇权更替史,不如说是世家荣辱兴衰史。
本文将站在世家的角度和视角,来给大家分析截至至隋唐。一家一姓在各朝各代,各个历史时期给社会带来的重大影响,也会谈到这个历史时期的世家名人。
首先给大家带来的是陈姓。
陈氏先祖为舜(中华远古五帝之一),舜之嫡子为均,女英所生,禹践帝位后封均于虞城,后徒封于商,史称商均,为商朝先祖。均生虞思,商灭夏后,曾分封虞思之后人于陈(今河南淮阳)。周兴商衰,周文王将长女太姬下嫁虞思后裔妫满。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妫满于陈国,爵位为侯爵,以国为姓,此乃陈氏,得姓之开山鼻祖。妫满谥号胡公,史称胡公满,陈胡公满,陈胡公满是陈姓以及胡姓的始祖。
胡公妫满既是陈国的始君,也是陈姓的得姓始祖,是天下陈、田、胡、孙、袁等姓的一世先祖。淮阳今存胡公墓,在城湖东南,每年祭拜者不绝。
陈国在春秋战国这个时期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诸侯国,到了春秋中后期开始微弱。最后被楚国吞并,著名的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李耳)就出生在春秋时期的陈国。
妫满十世孙,陈厉公之子陈完(敬仲)在楚灭陈国后,奔齐避乱,易姓为田,并在齐国齐恒公处得到官职,开始修养生息。
《索引》称“敬仲奔齐,以陈田二字声相近,遂以为田氏”,陈字在宋以前的读音为“din”,宋以后读现音。段玉裁注《说文解字》也称“田与陈古音皆念陈”。
陈姓注定不凡,在齐国的官场之中如鱼得水,慢慢地占据了齐国官场之中的各个重要位置,在姜氏齐国最虚弱的时候,陈完之六世孙田常立简公第为齐平公,并得到了周王室的认可,成为其过真正的主人,自此姜齐易为田齐。
历史名人、事迹及影响:
田穰苴:又称司马穰苴,著名军事家,武庙十哲,武庙七十二将之一。著名事迹有率齐军击退晋、燕入侵,封官大司马,著兵书《司马法》
田单:封安平君,拜相国。著名事迹有击退由乐毅率领的五国军队,收复七十余城。
田文:孟尝君,战国四公子(战国四君)、著名事迹有好客养士、合纵攻秦等。后代改姓为薛。
田忌:著名事迹田忌赛马。
公元前221年,田齐被秦所灭,历8君,184年。
齐亡后,齐王田建后人纷纷避难,长子田升,次子田桓易姓为王(王莽为其后代),三子田轸定居颍川(河南长葛)复姓陈,曰陈轸。
备注:田齐一脉还衍派出孙、陆、袁、夏等数十姓。
历史名人、事迹及影响:
陈轸:纵横家,著名事迹为齐退楚、秦国争宠、为楚害韩。画蛇添足、卞庄刺虎等成语的由来之处。
陈胜: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中国农民起义第一人,建立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
王莽:田恒后人、新朝建立者、皇帝。著名历史事迹为篡夺汉朝皇位、成为新朝开国皇帝。
陈平: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
陈汤:西汉大将,关内侯。
春秋末年,陈国亡后,陈姓主脉不显,在齐国由陈改姓为田的这一支则秉续虞舜一脉,成为正宗。
颍川为陈氏郡望,陈轸之后人为江州陈氏之祖,古有天下陈氏出江州之谓,东汉太丘令陈实(104-187)系江州陈氏之裔。颍川陈氏正是以汉末大名士身份起家成为当时的巨姓望族,世代传袭,名重两汉魏晋。 汉末魏晋颍川陈氏家族成员史实见载于《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及《世说新语》等书,其中陈寔、陈纪、陈群、陈泰并在《后汉书》、《三国志》中列有专传。颍川陈氏作为当时的一流高门,在谱学兴盛的时代背景下,也撰有《陈氏谱》一部,根据这些历史记录,我们可以据以勾勒出一幅冠冕相承、名士风流的颍川陈氏家族史卷。
历史名人、事迹及影响:
陈实:又称陈寔,颍川郡陈氏开基祖,汉恒帝时为太丘长,名顷天下,受朝野敬重,与同郡名士钟皓、荀淑、韩韶并尊为"颍川四长",陈实、陈纪、陈谌父子三人号称"三君"。
陈纪、陈谌:陈寔之子,陈实、陈纪、陈谌父子三人号称"三君"。
陈群: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曹魏重臣,曹魏律法《魏律》的制定者,九品中正制创始人,对后世选官制度有深远影响。
陈泰:陈群之子,魏国名将。
陈寿:著名史学家,《三国志》的作者。
陈宫、陈琳、陈武、陈兰、陈纪、陈震、陈横:三国时期陈姓名人,不一一叙述。
颖川相当于三国时期的北上广深,东汉末年四大世家,就有两个在颖川,出了一大批的人才,对三国各方阵营及诸侯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陈姓在三国时期的发展,为后世陈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陈姓从此自颖川出走,在全国各地开枝散叶,遍布五湖四海。
4、南北朝及隋唐
颍川陈的十七世,叫陈伯,随东晋南迁,居曲阿(今江苏丹阳县)新丰湖,他儿子名叫陈匡,官居晋西中郎将,其孙叫陈世达,官至长城令(长城县在今浙江湖州市),迁居长城县下若里。世达子名陈康,官至丞相掾。陈康子叫陈英,官至盱眙太守。陈英子叫陈公弼,官至尚书郎。公弼子名陈鼎,是武官为步兵校尉。陈鼎的儿子名叫陈高,官至散骑常侍。陈高儿子名陈泳,是怀安县令。陈泳子名陈猛,是安成太守。陈猛子名陈道巨,官至太常卿。道巨子名陈文赞,文赞有三子,长子名陈谈先,官至南朝梁东宫直阁将军,义兴昭烈公;次子陈霸先是皇帝,即南朝陈武帝;
历史名人、事迹及影响:
陈后主:南朝皇帝,文学家
陈祎:又称玄奘,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之一,唯识宗的创始者之一。
陈子昂:唐初四杰,唐代文学家,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陈朝被灭失国后,宗室中人除部分被诛杀外,多数生存下来,成为各地颍川陈氏分支的开基始祖。
陈姓目前是我国的第五大姓,是唐朝时期的第一大姓。陈姓在中华的发展史上为社会文明、国家安定和抵抗外族侵略方面立下了不朽的勋章,对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欢迎评论,转发。
下期将讲解其他历史上的其他姓氏。
世家是指世世代代相沿的大姓氏组成的大家族。古之英雄、圣王成家立业之后,分封分臣遍布全中国。世家之强,非在于钱财,而在于底蕴、人脉、教育、积累等。中国隋唐之前的历史与其说是一部皇朝皇权更替史,不如说是世家荣辱兴衰史。本文将站在世家的角度和视角
陈姓源于宛丘(今河南淮阳),望于固始(今河南固始县)、盛于颍川(今河南长葛),南开闽漳,遍及全球。 在中国,陈姓是大姓,七千万的人口位居第五位,其中颍川衍派约5000万;在海外,五千万的华人中,又有“陈林半天下”之称。陈姓男孩、女孩起什么名
在中华姓氏当中,陈姓人口排名第五。与其他大姓不同的是,陈姓分出去的姓氏多,而其他大姓则为外姓并入的多。有人估计全球陈氏人口大约有九千万,如果再加上从陈姓分出去的其他姓氏,则数量惊人!总而论之,说陈氏是天下第一大族一点也不夸张。一、妫汭五姓虞
根据《姓纂》的记载,陈姓最早出自为妫姓,也就是大舜的后代。陈,最初是一个地方,本来是太昊之墟(画八卦之所)。周武王的时候,把这个地方封给了舜的后裔妫满,还把女儿太姬嫁给他,称为胡公。后来,他的十世孙妫完,因故奔齐,才开始以国为氏,创造了“陈
陈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中国众多姓氏中,按人口计算居全国第五大的姓。根据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NCIIS),陈姓为现代中国第五大姓。根据1977年中国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发表的一篇有关「姓」的论文上指出,陈姓是全球华
前两天我发了一个微头条,有网友看到我的网名“颖川大少”时,很多在问我是否姓陈,也有一些网友表示自己姓陈,但不知道是不是源自颍川。姓氏是族群系统的血缘符号,而陈姓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溯之源流。我注册头条号本来是用“颍”字的,但“颍川”二字涉
在中国众多姓氏中,以人口来算的话,陈姓是全国第五大姓,也是全球华人十大姓氏之一。今天来说说百家姓中陈姓的来源,这个姓氏的起源并非一个地区,而是多地区多起源。说法比较毒品的,就是陈姓出自姚姓和妫姓,是舜帝姚重华的后裔。关于陈姓来源的说法1、源
从18世纪30年代起,歌剧领域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欧洲器乐音乐也得到了迅猛的扩展。巴洛克时期器乐音乐主要在教堂和宫廷中发展,但到了18世纪古典主义时期,市民基层也成为了器乐音乐的参与者和欣赏者,人们对器乐的独奏和合奏音乐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兴
这一时期,是王姓各郡望的形成时期,也是一个重要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不仅两汉时期的两大旧族,琅邪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势力获得了充分发展,双方成为天下盛门,而且其他一些王姓支派,如东海王氏、北海王氏、山阳王氏等,也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加上在东晋十
2016猴年陈姓女宝宝取名大全陈迎梅 陈妍郡 陈艳妍 陈妍艳 陈妍飞 陈妍菲 陈妍霏 陈桐文陈芬英 陈明艳 陈虹颖 陈银霞 陈丹玲 陈碧琴 陈宇芬 陈香蓉陈银娜 陈湘莹 陈晖莹 陈立颖 陈泓怡 陈爱英 陈虞莹 陈脘莹陈睦莹 陈暮莹 陈宁颖
说起姓氏,中国人最讲究,不仅写族谱,还说堂号,甚至郡望。慕枫老师,很小的时候,就记得爷爷跟我说过,我是第多少代。可见,姓氏、辈分对中国人的影响。那么,问题来了,何谓姓氏?据史料记载:“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氏者,
人之有姓,与生俱来。姓氏作为社会个体或家族群体的重要标志,在日常生活、社会往来、功名事业、典籍记载中,无处不在,可谓生而有姓,终生相随,死而传世,代代相承。姓氏介绍系承妫满,始祖为陈完。为我国当代百家大姓第五姓。陈姓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潜夫
陈姓在全国为第五大姓,占全国人口的4.53%。周口市有陈姓28.3368万人,占周口人口的2.638%,居全市第6位。陈姓是帝舜的后裔,淮阳是陈姓的发源地。夏禹时封舜子商均于虞地建虞国。商王改封帝舜,另一支裔虞遂于陈,即今淮阳一带,其地原为
陈姓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大姓之一,当今,全国陈姓发展尤为迅速,陈姓人口有五千余万,约占当今汉族人口的4.53%,为中国第五大姓。在台湾陈姓为第一大姓。在国内分布极其广泛,尤其以河南、湖南、广东各省为多。陈姓远祖是黄帝,血缘先祖是舜帝。周武王封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