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2 22:20:30 | 浏览:966
一、陈姓起源及凉州陈氏
据《中国姓氏源流史》和相关姓氏研究专著及史料记载,综合起来中华陈姓源流大致有五个方面。但最主要的说法是出自姚姓或妫姓,舜帝的后裔。舜,也称虞舜,黄帝(少典之子)八世孙,生于姚地,以地取姓为姚。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武王灭商朝纣王以後,建立周朝。武王为笼络天下,找到舜的三十四世后人妫满,特封妫满为诸侯,并把大女儿太姬嫁给他,封国于—陈(今河南省淮阳县),谥号称为胡公,在这个地方,建立了“陈国”。舜帝的后裔满的子孙有以国为姓的,即成为陈姓的由来。据清道光戊戌年间,武威著名姓氏学家张澍著《姓氏寻源•卷十》记载:“陈氏《广韵》云:舜后胡公妫满之后,公子完奔齐为陈氏,今宛丘地,出颖川、汝南、下邳、广陵、东海、河南六望。
陈氏图腾
考其凉州陈氏,肇自十六国时期,若《凉州记》载:吕光时,州人陈冲得玉玺,博三寸,长四寸,光泽无文,向日视之,字在腹中,有三十四字,言光当王。
又据《艺文类聚》引《陈武别传》云:陈武,字国本,凉州休屠胡人。常骑驴牧羊,诸家牧竖数十人,或有知歌谣者,武遂学太山《梁父吟》、《幽州马客吟》及《行路难》之篇。
迨至唐宋,荜路蓝缕,历经600余年的繁衍生息,凉州陈姓,蔚成大族。特别是经过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前后两次大移民,凉州陈姓始进入《百家姓》前十姓之列。若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进士,官御史张美如撰《勅授儒林郎晋封武翼都尉陳君貢禹墓表》云:“君諱琨,字貢禹,武威人。陳氏爲凉大族......”
又若道光二十六年丙午(1846年)东河陈氏一世祖湖公四世孙陈重仕所撰谱序称:凉州陈姓“至明宦游於凉,遂入籍武威,卜居府城东北大柳树。祖若父相传,有居于凉城者,有居于大河堡者,不详其名字......”。
二 、 武威陈氏源流
笔者多年走访武威“三县一区”城乡村落、社区,实地考察,蒐集整理新老家谱,收获颇丰。本文参考清代以来姓氏谱牒文化标志人物“关陇大家”——张澍所著《姓氏寻源》等相关史料,就武威陈氏一族源流及族谱略述鄙见,或者对读者了解陈氏源流与族谱不无裨益。
据考武威的陈姓,也和其他姓氏一样,大多都传说是“来自山西大槐树下的”。即明洪武三年(1371年)大规模实行移民屯田政策,迁徙至武威的。其实当时 “山西大槐树”不过是一处明朝政府移民的集中点,移民祖籍不全是来自山西的,还有其他地方的,只是后人不知其祖先最初是来自哪里?故而沿其一说。而经笔者考证:武威即有从山西移民过来的;也有经商或做官来武威徙居的。如凉州区和平镇陈家南园陈氏始祖陈万顺,民间俗称“陈百万”的,即是于北宋末年从天津经商赚了钱之后徙居此地,繁衍至今有数千人;凉州城内海子巷原有一陈家四合院,门眉书“太丘风范”,其先亦是从山西经商来武威定居的。再如“至明宦游于凉遂入籍武威卜居城东北大柳树”之陈氏,其祖先世代为官;以及于清乾隆年间从江西宜黄绕道四川、甘肃岷县后徙居武威大柳乡桥坡村(今陈沛一支)陈氏。还有凉州区康宁镇龙泉村陈氏“自大明隆庆年间,其始祖陈校系南京应天府铁牛巷人也,迁于凉州府距城西北之清水河,转徙于怀西乡堡躲难坪遂家焉”。迄今该村尚有陈姓人口2000余人。还有凉州张义堡陈氏始祖陈良于清乾隆年间自杂木渠下坝二畦肩挑伯、仲二子,从川入山,垦荒为生,迄今已260余载,传十一代,繁衍350余人口。
至于民勤陈姓,据《陈氏宗谱》载:始祖圮,原籍江南江陵应天府,洪武四年(1371年),随冯胜将军征西而来,因功获指挥将军,后易兵为民。始祖初居头坝青松堡地(今薛百镇境内),后被风沙裹压,复迁于高家大门。乾隆元年,因柳林湖开垦,大举又复迁于柳林湖。因此,川居一半,湖居一半。以陈玘为始祖,至今已历23世。现多居于薛百、泉山、红沙梁、东湖、西渠等乡镇,拥有6000余人。
另有古浪、天祝(含永登部分)陈姓,据考大多是从武威迁徙出去的。如清朝康熙年间古浪陈氏始祖陈天福、陈天杰兄弟二人即是从武威陈家南园游至大靖南山小直沟落足,历300余年,衍十四世,传子孙1600多人。另外,还有在元末明初及清朝、民国时期因各种原因分别从江西、江苏、山西、北京、天津、山东莱州府、巨野、河北保定、安徽庐州府合肥县等地迁徙至武威三县一区的,等等。
三、武威陈氏族谱
自公元2008年至今十年多来,经笔者对武威市“三县一区”(凉州、民勤、古浪、天祝)部分陈姓人氏调查考证,武威陈姓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文革”之前,大多都有宗谱、族谱、家乘及像赞、轴屏等存世,后因众所周知的原因,几乎被焚毁殆尽。是故,武威幸存于世的古谱现已寥寥无几,至今能看到的10多部《陈氏家谱》大多都是近三十多年来续修、创修或重修的新谱。如民勤县薛百镇更名村(含金昌市部分陈氏)、民勤县“光裕堂”、柳林湖;古浪县小直沟、圈湾、西沟口、石头沟、打拉水等乡村;凉州区高坝镇东乡、西乡、十三里村,河东镇陈家寨村,洪祥镇陈尔村,大柳镇王城堡,张义堡羊户台、中路、磨庄子等均有续修、新修族谱。
然考其陈氏古谱,惟凉州区康宁镇龙泉村和金河乡陈家寨村及古浪县小直沟村分别有清代咸丰或道光年间的宗谱、族谱幸存于世。
另外,凉州区永丰镇陈家北坡子亦有先人画像和民国十二年(1923年)清授修职郎吏部侯铨儒学训导崔文煜、前清武威县儒学武生王耀武二人为陈氏先人撰写的懿行赞言(八扇蒲黄色轴屏);民国十五年(1926年)甘肃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毕业愚晚马万选、清授修职郎吏部候铨儒学训导许应甲为五和镇五和村陈氏画像譔书懿行赞言;张义堡陈氏也有嘉庆二十年(1815年)原凉州府武威县儒学生员杨国霖、增广生员赵国聘撰书的懿行赞言(八扇蒲黄色轴屏)等等,文多不录。据考,也有陈姓自己人为其祖先撰写的像赞词,如民勤“一乡之望”陈硕元即为祖父撰有像赞词等。又考其以上为陈氏撰写谱序和懿行赞言的贤达人士,大多为时任武威地方政府官员和同邑乡绅、文人学士等。
而今尤为一提的是,凉州区康宁、金河二镇及古浪县小直沟幸存于世的三部陈氏古谱,以及屈指可数的几家像赞轴屏等,现已成为武威陈氏珍贵的谱牒历史文献。清道光戊戌年张澍自刻刊本《姓氏寻源》及其“姓氏五书”更为当今姓氏学之瑰宝,亦为后世本土学者研究中华姓氏文化乃至中国史和社会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陈有顺,字仲达,武威市凉州区发改局退休干部,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家谱委员会研究员, 陇右姓氏文化与谱牒研究学者。先后在《甘肃日报》《甘肃文史》《民主协商报》《甘肃经济日报》《甘肃工人报》《武威日报》《寻根》《谱牒学论丛》《回族诗刊》及《搜狐网》《今日头条》等省内外报刊杂志发表散文、诗歌、杂文、报告文学及文史作品等300 余篇。著有《陇右陈氏文史考》、《甘肃武威•陈氏族谱》等。
文章转载自“凉州文化研究”微信公众号
在中华姓氏当中,陈姓人口排名第五。与其他大姓不同的是,陈姓分出去的姓氏多,而其他大姓则为外姓并入的多。有人估计全球陈氏人口大约有九千万,如果再加上从陈姓分出去的其他姓氏,则数量惊人!总而论之,说陈氏是天下第一大族一点也不夸张。一、妫汭五姓虞
中华姓氏丨陈姓 原创: 圣轩文创 C百家姓姓氏概况陈姓人口遍布世界,在东南亚诸国尤为不少。但究竟分布如何,至今尚无数据可查。国内多次统计,陈姓人口有七千多万,百家姓中排第五。姓氏起源商朝未年,舜的第33代孙遏父(又称阏父)投附了周国,担任陶
陈姓源于宛丘(今河南淮阳),望于固始(今河南固始县)、盛于颍川(今河南长葛),南开闽漳,遍及全球。 在中国,陈姓是大姓,七千万的人口位居第五位,其中颍川衍派约5000万;在海外,五千万的华人中,又有“陈林半天下”之称。陈姓男孩、女孩起什么名
根据《姓纂》的记载,陈姓最早出自为妫姓,也就是大舜的后代。陈,最初是一个地方,本来是太昊之墟(画八卦之所)。周武王的时候,把这个地方封给了舜的后裔妫满,还把女儿太姬嫁给他,称为胡公。后来,他的十世孙妫完,因故奔齐,才开始以国为氏,创造了“陈
陈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中国众多姓氏中,按人口计算居全国第五大的姓。根据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NCIIS),陈姓为现代中国第五大姓。根据1977年中国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发表的一篇有关「姓」的论文上指出,陈姓是全球华
前两天我发了一个微头条,有网友看到我的网名“颖川大少”时,很多在问我是否姓陈,也有一些网友表示自己姓陈,但不知道是不是源自颍川。姓氏是族群系统的血缘符号,而陈姓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溯之源流。我注册头条号本来是用“颍”字的,但“颍川”二字涉
在中国众多姓氏中,以人口来算的话,陈姓是全国第五大姓,也是全球华人十大姓氏之一。今天来说说百家姓中陈姓的来源,这个姓氏的起源并非一个地区,而是多地区多起源。说法比较毒品的,就是陈姓出自姚姓和妫姓,是舜帝姚重华的后裔。关于陈姓来源的说法1、源
一、陈姓起源及凉州陈氏据《中国姓氏源流史》和相关姓氏研究专著及史料记载,综合起来中华陈姓源流大致有五个方面。但最主要的说法是出自姚姓或妫姓,舜帝的后裔。舜,也称虞舜,黄帝(少典之子)八世孙,生于姚地,以地取姓为姚。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周
中华文化拥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点。中国有48处世界顶级的文化遗产,其中47处的自然特色和文化遗产被联合国的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中。现如今中国是世界上文化遗产特色第二大国。这些由祖辈们用血汗与智慧创造出的文化奇迹,不断地让
姓氏:标示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在姓氏出现之前,人们用什么来标示自己的家族和身份?德国东方学家马克斯·缪勒在《献给神话学》中说:一个图腾,开始是一个氏族图腾的标记,而后是部族的名字,而后是部族祖先的名字。这里的“名字”,其实就是
中国姓氏日语读法(常见姓氏100+非常见姓氏82+复姓7)注:1李 り ri“1”为编号;“李”为中国汉字;“り”为日语假名;“ri”为日语的罗马输入。 【最常见中国百家姓】1李 り ri2王 おう ou3张 ちょう chou4刘 りゅう
陈姓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大姓之一,当今,全国陈姓发展尤为迅速,陈姓人口有五千余万,约占当今汉族人口的4.53%,为中国第五大姓。在台湾陈姓为第一大姓。在国内分布极其广泛,尤其以河南、湖南、广东各省为多。陈姓远祖是黄帝,血缘先祖是舜帝。周武王封胡
澎湃新闻记者 姚似璐浙江全省5069万户籍人口共用2176个姓氏,有13个姓氏的使用人数超过百万,其中陈姓最多,使用者达382.3万人。 本文图片 浙江公安微信公众号浙江省公安厅治安管理总队、人口服务管理处4月14日发布该省最新姓氏统计情况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陈氏源于宛丘(今河南淮阳),望于固始(今河南固始县)、盛于颍川(今河南长葛),南开闽漳,遍及全球。如今,陈姓是全国第五大姓氏,总人口约为7000万人,仅次于李姓、王姓、张姓、刘姓这四大姓氏。在全国分布上,陈姓主要分布在长江
选自〔元〕赵孟頫《玄妙观重修三门记》陈姓源自黄帝时期陈氏部落。约五千年前,陈丰氏部落定居于陈苍山麓,今陕西省宝鸡市境内,《三国演义》中所称 “暗渡陈仓”即此。黄帝第九世孙舜,经公认为陈姓血缘始祖。周文王时,舜后裔妫满娶文王长女太姬。周武王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