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2 22:20:17 | 浏览:1194
世代人才辈出,家族群星璀璨。
绵延三千年,兴而不衰的奇迹……
陈氏家族究竟是什么样的家族,能够绵延连续,才人辈出?
中华陈姓始祖陈胡公
陈胡公名妫满,是虞舜的后裔。周武王灭商之后,见舜后裔妫满品德高尚,亲近周朝,把他封到陈地,并把女儿大姬嫁给他。妫满雄才大略,建陈国,筑陈城,兴百业,造福民众,使陈国雄居十二大诸侯国之列。妫满薨后,就葬在这里。周武王以国赐姓,称他为陈胡公,陈胡公自然就是陈氏的得姓始祖,这就是陈姓的由来。
指甲装米 老少无欺
在莆仙民间,二月二有“做牙”的传统。关于“做牙”还有个传说。明代有个经营米业的商人叫陈米牙,他每次卖给百姓的米不收一分利钱,只用他小指头上的长指甲在已售出的大米中,留下一指甲的米作利钱。陈米牙“指甲装米”老少无欺,在民间传为美谈。
后来,莆仙生意人为纪念他,每年春节之前和元宵之后,都要举行祭祀陈米牙的仪式,称为“做牙”,祈求生意兴隆。同时把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定为“头牙”,农历十二月十六日定为“尾牙”。
善良感动天地 两度飞钱满室
晋江安海后库村,位于晋江历史文化古镇、闽南商贸重镇安海镇的东侧。早期,后库村南面有对外通商港口及码头,是历史上重要的海上丝绸之路遗址遗迹之一。后库陈氏入闽始祖陈鄙公系河南光州府固始县人,于唐末五代时随王审知入闽,初居泉州,后移仙游。传至八世孙陈可大,为宋政和二年进士、赐绯金紫鱼袋,任广东肇庆郡守。可大之次子陈仲珪,授朝奉郎,任福建同安知县,自仙游迁居安平(即现安海)鳌山境,成为后库村陈氏肇基祖。
据族谱记载,陈仲珪的祖父陈汝器娶宝文阁待制少保朱绂之女。朱氏在仙游,贤德好施,创办公益,修路造桥,救灾赈济。传说她的善良感动天地,因而上天两度飞钱满室。因此传说,并为彪炳先祖善举,后世以“钱库”为派系,以“飞钱”为族名,世称为“飞钱陈”。
飞钱陈氏以“飞钱传芳”为堂号。朱氏相夫教子,把三个儿子教育培养成材:长子陈可行官居国子监丞,次子陈可久官武举秉议郎,三子陈可大赐进士第,官朝散累赠大夫,官至广东肇庆郡守。朱氏成为飞钱陈氏的“四大贤母”之一,俗称“飞钱妈”。
疾风知劲草 国危见忠臣
德佑二年,元军来到兴化城下,蜂拥而至,陈文龙寡不敌众,力尽被擒。他见元军在城中放火烧杀,怒声喝斥:“速杀我,无害百姓。”
第二天,文龙和两子三女以及母、妻等一家人被押至福州元将董文炳军中,董令左右百般凌挫,陈文龙以手指腹正色道:“此皆节义文章也,可相逼邪?”周围的人无不为他宁死不屈的气节所感动。董文炳还不死心,对陈文龙说:“国家兴亡有成败,汝是书生,何不识天时?”陈文龙回答:“国亡我当速死?”元将唆都企图以“母老子幼”来动摇他,陈文龙慷慨而答:“我家世受国恩,万万无降理。母老且死,先皇三子岐分南北,我子何足关念。”
元军见劝降无望,就把陈文龙押往杭州。他从离开莆田即开始绝食,行至合沙时,赋诗一首给他的仲子诀别,表达了视死如归、尽忠报国的强烈心声。
斗垒孤危力不支,书生守志誓难移。自经沟渎非吾事,臣死封疆是此时。
须信累囚堪衅鼓,未闻烈士竖降旗。一门百指沦胥尽,惟有丹衷天地知。
陈文龙到杭州后,被囚禁在太学里。景炎二年(1277年)4月25日,他要求拜谒岳飞庙。当他以孱弱之躯蹒跚进入岳庙时,不禁失声痛哭,哀恸悲绝,当晚死于庙中,年仅46岁,后被葬在西湖智果寺的翠竹园里。陈母被拘禁在福州一座尼庵中,身患沉疴,而不愿看病服药。她对监守说:“吾与吾儿同死,又何恨哉?”周围的人无不为之黯然泪下,感叹:“有斯母,宜有是儿。”至此,陈文龙一家,包括其季弟陈用虎(弟媳朱氏在陈文龙被俘后就自缢)、其叔陈瓒,都忠贞不屈,为国捐躯。(浙江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把陈文龙墓建设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 )
地瘦栽松柏 家贫子读书
俊卿(字应求)幼年丧父,母克勤克俭供他读书。他“幼有遐志、少具异秉、益自刻厉、力学不辍”,“奉生母、有孝名”。宋绍兴八年(1138年)科举考试,状元黄公度、榜眼陈俊卿两位莆田人联袂题名。
宋高宗对边隅一地会试中二甲颇感惊奇,廷试时语状元、榜眼曰:“卿土何奇,辄生二卿?”
黄公度答曰:“披锦黄雀美,通印子鱼肥。”
陈俊卿答曰:“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这句话高度精概了仕子逆境成才的哲理,肯定了邑人会考及第并非侥幸,而是人穷志不短,刻苦勤奋催生而来的。故高宗称赞陈俊卿答得好,改陈俊卿为状元。(从唐至清,有状元12名,榜眼7名,探花5名,进士2370多名,科甲冠八闽,莆田为啥这么牛?)
宁为刑罚所加 不为陈君所短
陈寔(shí)(104—187)即陈太丘,东汉官员、学者。字仲弓,颍川许(今河南许昌长葛市古桥乡陈故村)人。少为县吏都亭刺佐,后为督邮,复为郡西门亭长,四为郡功曹,五辟豫州,六辟三府,再辟大将军。司空黄琼辟选理剧,补闻喜长,宰闻喜半岁;复再迁除太丘长,故号太丘。与子纪、谌并著高名,时号“三君”,又与同邑钟皓、荀淑、韩韶等以清高有德行闻名于世,合称为“颍川四长”。
有一天晚上,有一小偷溜到陈寔家里,躲藏在屋梁上面,想趁机偷窃。陈寔知道屋梁上面有人,并未喊人捉拿他,而是把子孙们叫到面前训示:“今后每个人都应该要努力上进,勿走上邪路,做“梁上君子”。作坏事的人并不是生来就坏,只是平常不学好,慢慢养成了坏习惯。本来也可以是正人君子的却变成了小人,不要学梁上君子的行为!”小偷感惭交并,下地叩头请罪。陈寔勉励他改恶向善,并赠丝绢布匹于屋梁上的盗贼,后人常以“陈寔遗盗”比喻义行善举,“梁上君子”也成了小偷的代名词、雅号。(梁上君子,陈寔遗盗,这些成语都与一位陈姓名人有关,你知道他是谁吗?)
讲实事 究实理 求实效 谋实功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陈傅良是南宋永嘉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继承薛季宣的事功之学、启后叶适之集大成者,与朱熹的道学、陆九渊的心学鼎足而立,是永嘉学派承上启下的学术巨擘。
他为学主“经世致用”,反对性理空谈,与同时期的学者陈亮近似,世称“二陈”。傅良治学严谨,上溯三代、秦汉,一事一物,必致其极。
著有《止斋文集》 [1] 、《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建院篇》、《历代兵制》、《毛诗解诂》、《八面锋》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永嘉学派的根本是“经世致用”,其意在于研究“经义”和“经制”,目的在于“治事”,因此,它不做空洞的玄学讨论,不发迂阔的议论,提倡“讲实事、究实理、求实效、谋实功”。
从小球到大球 陈泽民74岁再创业
20多年前,陈泽民放弃医院副院长职位下海,开创了速冻食品新领域,如今70多岁投身地热能源,他笑称“原来是玩小球——汤圆,现在是玩大球——地球,恰好又是一冷一热。”陈泽民说,采用热能转换技术,用地热代替煤炭发电,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还可以大大减少污染排放。(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三全创始人陈泽民 74岁二次创业 做地热发电产业的领路人)
世代人才辈出,家族群星璀璨。 绵延三千年,兴而不衰的奇迹……陈氏家族究竟是什么样的家族,能够绵延连续,才人辈出? 中华陈姓始祖陈胡公陈胡公名妫满,是虞舜的后裔。周武王灭商之后,见舜后裔妫满品德高尚,亲近周朝,把他封到陈地,并把女儿大姬嫁给
翻开历史的长卷,我们可以看到,陈氏一族历经数千年的沧桑,依然熠熠生辉,陈氏家族名人辈出,不胜枚举,人才济济,名声显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陈胜(?-公元前208年),字涉,阳城人。陈胜年轻时靠给别人当长工为生,一次跟伙伴们在田间休息,他对伙伴们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史,曾存在着这样延续数百年的文化大家族,如安徽至德周馥周氏家族、江西义宁陈寅恪陈氏家族、广东新会梁启超梁氏家族、浙江山阴俞大维俞氏家族以及曾国藩家族、钱钟书家族等等,这些家族的血脉相连、世代传承、延续数代,其背后可能的
深圳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独特优势吸引人才 培育人才 留住人才光明日报记者 党文婷 严圣禾来深圳近一年,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感受最深刻的是,深圳提供的优质人才服务和高端科学创新平台,正越来越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人才是发
原标题:习近平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李克强主持 栗战书汪洋赵乐际韩正出席 王沪宁讲话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9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
陈姓源于宛丘(今河南淮阳),望于固始(今河南固始县)、盛于颍川(今河南长葛),南开闽漳,遍及全球。 在中国,陈姓是大姓,七千万的人口位居第五位,其中颍川衍派约5000万;在海外,五千万的华人中,又有“陈林半天下”之称。陈姓男孩、女孩起什么名
在中华姓氏当中,陈姓人口排名第五。与其他大姓不同的是,陈姓分出去的姓氏多,而其他大姓则为外姓并入的多。有人估计全球陈氏人口大约有九千万,如果再加上从陈姓分出去的其他姓氏,则数量惊人!总而论之,说陈氏是天下第一大族一点也不夸张。一、妫汭五姓虞
根据《姓纂》的记载,陈姓最早出自为妫姓,也就是大舜的后代。陈,最初是一个地方,本来是太昊之墟(画八卦之所)。周武王的时候,把这个地方封给了舜的后裔妫满,还把女儿太姬嫁给他,称为胡公。后来,他的十世孙妫完,因故奔齐,才开始以国为氏,创造了“陈
陈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中国众多姓氏中,按人口计算居全国第五大的姓。根据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NCIIS),陈姓为现代中国第五大姓。根据1977年中国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发表的一篇有关「姓」的论文上指出,陈姓是全球华
前两天我发了一个微头条,有网友看到我的网名“颖川大少”时,很多在问我是否姓陈,也有一些网友表示自己姓陈,但不知道是不是源自颍川。姓氏是族群系统的血缘符号,而陈姓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溯之源流。我注册头条号本来是用“颍”字的,但“颍川”二字涉
在中国众多姓氏中,以人口来算的话,陈姓是全国第五大姓,也是全球华人十大姓氏之一。今天来说说百家姓中陈姓的来源,这个姓氏的起源并非一个地区,而是多地区多起源。说法比较毒品的,就是陈姓出自姚姓和妫姓,是舜帝姚重华的后裔。关于陈姓来源的说法1、源
陈胡公是陈姓的公认始祖据史书记载,舜帝是陈姓的血缘先祖,但帝舜并不姓陈。陈姓得姓于舜的后代、陈国的第一个国君胡公妫满。陈姓,是直接得姓于古陈淮阳的中华大姓,它的演变是一部陈地先民生生不息的生命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生长史。 关于妫满
陈,宛丘,舜后妫满所封。从阜(上半),从木,申声。——《说文》陈,姓。胡公满之后,子孙以国为氏。——《广韵·真韵》 当前全国新百家姓中排名第五。血缘祖先 舜帝,陈胡公古代名人 陈完 陈轸 陈胜 陈平 陈霸先 陈友谅近代名人 陈寅恪 陈赓 陈
陈这个字,本义是土埂围成方块形的田,里面整齐地种植着五谷。这个字展现的场景,是一派五谷丰登的好风光。在上古时期,很多丰衣足食、吃住无忧的大家族,便开始以陈为姓。如今,陈姓已经是中国的大姓,在海外的五千万华人中,姓陈的人占了一半。也许正是因为
乐清有座千年古塔文&图 行者云龙东塔原建于九牛山,九牛山即谢公山,位于乐成东四里许。宋熙宁五年(1072),县令葛逢因九牛山原塔被雷击毁,迁塔于文峰山。据传其时童谣有云:“青龙有角,财富足;青龙有声,扑邑兴。”故于塔下又建东塔院,设钟鼓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