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陈姓,九千万陈氏

时间:2023-01-12 22:17:30 | 浏览:746

陈,宛丘,舜后妫满所封。从阜(上半),从木,申声。——《说文》陈,姓。胡公满之后,子孙以国为氏。——《广韵·真韵》 当前全国新百家姓中排名第五。血缘祖先 舜帝,陈胡公古代名人 陈完 陈轸 陈胜 陈平 陈霸先 陈友谅近代名人 陈寅恪 陈赓 陈

陈,宛丘,舜后妫满所封。从阜(上半),从木,申声。

——《说文》

陈,姓。胡公满之后,子孙以国为氏。

——《广韵·真韵》

当前全国新百家姓中排名第五。

血缘祖先 舜帝,陈胡公

古代名人 陈完 陈轸 陈胜 陈平 陈霸先 陈友谅

近代名人 陈寅恪 陈赓 陈云 陈毅 陈诚

重要政权 陈国、南朝陈、越南陈朝,后陈朝

姓氏起源 中原姓氏之一(淮阳)

家族显赫 义门陈(天下第一家)

富 豪 榜 陈丽华 陈发树 陈光标 陈卓林

女皇帝 历史上第一位自称女皇帝陈硕真

郡望堂号 颍川郡 三恪堂 颍川堂

历史发展

▉起源

陈姓主要源于妫姓,出自周武王灭商后追封前代君主后人妫满于陈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此支陈氏为中华陈氏之主支。此外还有部分来自改姓、冒姓、赐姓和少数民族陈姓等。

▉迁徙

●早早南迁,迁出一个“纯种陈”

先秦时期,陈姓主要活动在河南、安徽、湖北地区。秦汉时期,陈姓流布到湖南、江苏、山西、山东。西晋之后,中原动乱,中原大姓纷纷渡江南迁,到陈朝时,陈姓已经进入福建的四大姓之一。

南朝时颍川派陈霸先在南京建立陈朝,史称陈武帝。南朝陈国封了许多陈姓王,子孙遍布大江南北,对陈姓在南方的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陈姓南徙较早,北方动乱对陈姓危害较小,外族进入陈姓的血液也少,所以陈姓基本上只有一个姓源。陈姓在江西、浙江、福建、广东、海南五省繁衍最盛,成为今天典型的南方大姓。


●宋仁宗主持分流

宋嘉佑七年(1062年),由于位于江西德安的义门陈氏族人过度集中,形成了地方上的压力,同时,因为家庭人口过多,也有碍于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时经朝中的文彦博、包拯等大臣合议,宋仁宗准奏,决定采取双分流的办法。是年七月,由宋仁宗御赐编号,将家族财产列为291份,将陈氏分流至江西、河南、浙江、湖北、广西、江苏、广东、福建、山东、上海、天津等16个省125个县市,入住的田庄达290余处,致使义门陈氏遍植于华夏四方,陈氏宗亲点击加入陈氏总群这是中国历史上较早的人口分流和远距离的动迁行动。这些陈氏徙居新址后,家家门口都挂起“义门”灯笼。

▉分布

宋朝陈姓人口约300万,福建就占了20.8%,成为陈姓第一大省;分布比较集中的还有江西、浙江、四川四省,占陈姓人口的57%;其次分布在河南、广东、江苏、湖南四省,又占26%。

明朝陈姓人口发展到420万人,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江西、福建四省,合占全国陈姓人口的55.4%,浙江成为当时陈姓第一大省;其次分布在广东、安徽、山东、湖南四省合占全国陈姓人口的24.6%。

当代国内陈姓人口近6000万,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福建三生省,合占陈姓人口的33%,广东成为陈姓第一大省;其次分布于浙江、江苏、河南、湖北、湖南五省,合占全国陈姓人口的30%。陈姓以长江为界南多北少,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和江苏、浙江两个高密度区。

传统文化


▉郡望堂号

陈姓的郡望有颍川、汝南、广陵、下邳、东海、河南六个,主要发迹在河南长葛(古颍川郡),堂号“颍川堂”。

与陈姓同为颍川郡望的还有钟、赖、邬、甘、拓跋等姓。

其他主要的堂号还有:

三恪堂:恪是尊敬的意思,又是客人的意思。周武王灭纣后,把夏禹之后封于杞,商汤之后封于宋,虞舜之后封于陈。称为三恪。表示他们是周朝的客人,不是臣子,格外地尊敬他们。

德星堂、星聚堂:源自太丘长陈寔,以仁德闻名,当年访名士荀淑父子,正值德星聚,太史为此上奏曰:“德星聚奎,五百里内有贤人聚。”族人遂有以“德星”或“星聚”为堂号。

▉姓氏图腾


▉祖根文化遗产陈胡公陵园

陈胡公陵园位于淮阳县风景秀丽的龙湖岸边,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海内外9000万陈姓子孙的精神家园。

这里地处淮阳县城,但曲径通幽,没有城市的喧嚣。通往陵园的甬道两旁垂柳依依,秀美的龙湖环绕着巍峨的大殿,神圣、庄严。陵园有着一份难得的宁静、自然、和谐。

走过高大的石牌坊、前殿、大殿,就到了一座墓前,黑色墓碑上“陈胡公之墓”几个大字金光闪闪。

据史料记载,陈姓始祖陈胡公是陈国的开国始君,是舜帝的后裔,谥号胡公,生于殷纣王七年十月十五日,卒于周成王九年正月十五日,享年56岁。陈胡公筑陈城,兴百业,使陈国雄踞十二大诸侯国之列,卒后,葬于陈(今淮阳)。

陈胡公去世的时候是“墓而不坟”的年代,所谓“墓而不坟”,就是只打墓坑,不筑坟丘。但是对于王侯和德高望重的文武重臣,可以在陵墓上建拜殿。考古专家根据考古发现证实了胡公的墓建在水下,而地上的拜殿已经不复存在。明朝进士王良臣在诗中写道:“巧铸铁棺藏水底,光留玉叶照人间。”

据史书记载,胡公墓是用铁汁浇铸而成,又称陈胡公铁墓。现在的这座胡公墓,是新加坡著名企业家陈永和先生于1995年捐资修建,只是用像铁一样的灰褐色砖墙砌成了铁墓的颜色。

  此后,便常有陈姓后裔前来祭祖。祖先墓前,一杯薄酒,几炷清香,既寄托了对先祖的景仰思念,也延续了跨越时空的血脉亲情。


▉解读“义门精神”

讲到陈姓,就特别要讲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曾经支撑了中国上千年的文明。什么精神呢?义门精神。

据文献记载,义门陈氏初创于唐代中期,当时只不过父子几人,到了宋朝初期,已经有740多口人。等到仁宗分拆义门时,人数已多达3900余人。这个家族为什么这么了不起呢?因为他们从没有分过家。3900余个家人同灶而食,专门有管做饭的,一开饭就是300多桌。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大食堂了。

义门陈氏还有家规。按照辈分,长幼有序都坐好了,人都到齐了才能吃。在义门陈氏,没有你的我的、你家我家这一说。耕田,壮劳力全部出动,一起下地。甚至“百犬同槽”——一百条狗在一起吃饭,用一个槽。因为他们太符合中国传统里的仁义之道,所以被称为“义门陈氏”。

义门陈氏延续了整整十五代,跨越三百多个春秋。宋太宗曾经为此赞叹:

萃居三千口人间第一,合住五百年天下无双。

历代名人


陈姓人才辈出,收入《中国人名大辞典》的陈姓名人1218人,主要的历史名人有:

陈完,春秋时齐国大夫。即田敬仲。陈厉公子。前672年,陈宣公杀其太子御寇,他与寇相友善,恐祸及身,出奔至齐。齐桓公使为工正,列为大夫。自入齐后,由陈改姓田氏。死后谥敬仲,为田齐始祖。

陈胜(?-前208),秦朝末年反秦义军的首领之一,与吴广一同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西南)率众起兵,成为反秦义军的先驱;不久后在陈郡称王,建立张楚政权。

陈平(?-前178),西汉王朝开国功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宰相之一。

陈汤,汉族,西汉山阳瑕丘人,汉帝国大将。西汉元帝时,他任西域副校尉,曾和西域都护甘延寿一起出奇兵攻杀与西汉王朝相对抗的匈奴郅支单于,为保卫西汉边疆做出了很大贡献。

陈寔(104-187),东 汉颍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人,字仲弓。

陈琳(?-217),汉末文学 家。字孔璋,东汉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建安七子”之一。

陈登,字元龙,下邳淮浦(今江苏涟水西)人。为人爽朗,性格沈静,智谋过人,少年时有扶世济民之志,并且博览群书,学识渊博。二十五岁时,举孝廉,任东阳(治今江苏省金湖县西)县长。

陈宫(?-198年),字公台,东 汉末年吕布帐下谋士、大将,东郡东武阳(今山东莘县)人。

陈群(?-236),三 国时魏国大臣。字长文。

陈震(?—公元235年),字孝起。荆州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

陈寿(233-297),西 晋史学家。又作长寿,字承祚。蜀 国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著《三国志》。

陈霸先,南朝陈创建者。陈高祖,保卫了汉文明和汉文化,让饱经战乱的南国大地脱离了水火,有了一个较长时期的稳定发展阶段开创了我国江南文化经济繁荣发展的历史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动乱时期。陈霸先受到重用不久,就遇到了“侯景之乱”, 是梁朝末年,东魏降将侯景发动的一场反叛梁朝统治的战争。公元549年,侯景攻入了梁朝都城建康,梁朝皇帝被困饿死。

陈后主(553-604),南朝陈皇帝。即陈叔宝。字元秀,小字黄奴,陈宣帝嫡长子。天嘉三年(562)立为安成王世子,太建元年(569)立为皇太子,十四年即位。大造宫室,亲信佞臣,不理政事。恃长江天险,不设边防。祯明三年(589)隋军直入建康,被俘至长安。隋仁寿四年卒于洛阳,追封长城县公,谥号炀。明人辑有《陈后主集》。

陈安(?-323),十六国时秦陇人民起义军领袖。322年,在秦陇发动起义。氐、羌族人民纷起响应,众至十余万,他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凉王。

陈庆之(484-539),南朝梁将领。义兴国山(今江苏宜 兴西南)人。幼从梁武帝(萧衍),颇受信任。

陈伯之,南朝梁大将。

陈稜(?-619),隋将领。字长威,庐江襄安(安徽巢县)人。

玄奘(602年-664年),俗名陈袆,洛川缑氏(今河南偃师)人,唐代高僧,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俗姓陈,名袆,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玄奘13岁出家,629年从长安西游,历尽千辛万苦,到达印度,645年回到长安,带回经书657部,十年间与弟子共译出75部1335卷,还著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他是中国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心人物唐僧的原型。陈氏宗亲点击加入陈氏总群

陈硕真(620—653),女,唐代睦州雉山梓桐源田庄里(今浙江淳安县梓桐镇)人,唐朝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的起义军的女首领。自称文佳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自称皇帝的女人。

陈子昂(约659-700),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陈尧叟(961—1017),四川南充人,字唐夫,陈省华长子。端拱二年(公元989前)已丑科状元,授光禄寺丞、直史馆,历任河南东道判官、工部员朗,升广南路转运使、广南安抚使。

陈尧佐(963—1044),四川南充人,字希元,陈省华次子,端拱元年进士及第,历任魏县、中牟县尉,知朝邑、真源诸县。

陈尧咨(970—1034),四川南充人,字嘉谟,陈省华第三子。咸平三处(公元1000年)庚子科状元,历任将作监丞、通判、团练副使、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工部郎中、永兴军节度使、安国军节度使、武信军节度使等职。

陈文龙(1232—1277),莆田人,莆田玉湖陈,宋代抗蒙古军队民族英雄,保卫莆田,陈文龙全家殉城,满门忠烈,其从叔陈瓒、弟陈用虎,族人陈吊眼皆忠贞不屈,为国捐躯。原名子龙,字刚中,号如心。宋咸淳四年(1268)考取状元,度宗为之改名文龙,赐字君贲;授镇东节度判官,有“不屈不挠,不可干以私”之誉。

陈瓒,莆田人,男,宋代抗蒙古军队英雄。

陈亮(1143-1194),南宋思想家。宋代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字同甫,学者称龙川先生。绍熙四年(1193)进士第一。

陈友谅(1320-1363),元末大汉政权建立者。

陈友定,福建人 ,男,元朝福建行省参知政事和军事将领,参加平定 福建 福州 、莆田、泉州等地的亦思法杭兵乱。

陈亮,元末明初诗 人。字景明。

陈明遇(?-1645),南明抗清义军首领。遇一作选。浙江人。弘光元年(1645),任江阴(今属江苏)典史,被当地人民推为抗清义军首领。

陈洪绶(1599-1652),明末清初画家。浙江诸暨人。

陈确(1604-1677),明清之际思想家。浙江海宁人,初名道永,字非玄,后改名确,字乾初。明诸生。曾受学于刘宗周。

陈永华(?-1680),郑成 功谋士。字复甫,福建同安人。

陈子龙(1608-1647),南明抗清将领、文学家。

陈忱(约1613-?),明末清初小说家。浙江乌程(今湖州)人,字遐心,一字敬夫,号雁宕山樵。

陈贞慧(1604-1656),明末清初散文家。江苏宜兴人。字定生。

陈名夏(1601-1655),清臣。字百史,江苏溧阳人。明崇祯进士,官修撰。

陈玉成(1837-1862),太平天国青年将领,后期军事统帅。

陈维崧(1625-1682),清文学家。江苏宜兴人,明左都御史陈于廷之孙,陈贞慧之子。

陈恭尹(1631-1700),清诗人。字元孝,号半峰,晚号独漉山人。广东顺德人。

陈潢(1637-1688),清水利家。字天一号省斋,浙江嘉兴人。

陈廷敬(1639-1712),清代政治家,原名陈敬,顺治帝赐子"敬",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山西泽州人。顺治年间进士,选庶吉士。

陈明智,清昆曲演员。江苏苏州人。

陈宏谋(1696-1771),清臣。广西临桂(今桂林)人.

陈端生(1751-1796),清文学家。浙江钱塘(浙江杭州)人。

陈修园(1753-1823),清医学家。

陈豫钟(1762-1806),清篆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陈鸿寿(1768-1822),清篆刻家。

陈寿祺(1771-1834),清经学家。

陈文述(1771-1843),清诗人。

陈沆(1785-1825),清文学家。

陈连升(?-1841),清抗英将领。湖北鹤峰人。

陈奂(1786-1863),清经学家。

陈立(1809-1869),清经学家。字卓人,

陈乔枞(1809-1869),清经学家。闽县(今福建闽侯)人。

陈澧(1810-1882),清学者。

陈介祺(1813-1884),清末金石学家。

陈开(1822-1861),清末天地会首领。

陈得才(?-1864),太平天国将领。

陈坤书(?-1864),清太平天国将领。

陈湜(?-1896),清将领。湖南湘乡人。

陈启沅(约1825-约1905),清末资本家。广东南海人。

陈阿林,清末上海小刀会首领。即陈亚林。

陈宝箴(1831-1900),清维新派。

陈虬(1851-1903),清改良派。

陈炽(1855-1900),清末改良主义者。

陈廷敬(1639年―1712年),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清代泽州(山西晋城市阳城县)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后改为庶吉士。初名敬,因同科考取有同名者,故由朝廷给他加上“廷”字,改为廷敬。

陈修治:近代名医,生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自幼随泉州蔡宗玉习医,对中医医理医术均有长足进步。

陈化成:(1776-1842)是鸦片战争时期,守卫吴淞,英勇抗英著名将领。

其他陈姓名人有西汉将领陈立;南朝陈皇帝文帝陈蒨、废帝陈伯宗、宣帝陈顼;北朝北魏大臣陈建;唐画家陈闳;明画家陈淳;清学者陈启源,诗人陈訏等。

陈独秀(1879-1942),安徽怀宁人。中国新文化运动发起人和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五四运动司令,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行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陈氏宗亲点击加入陈氏总群

陈济棠(1890—1954年),陆军一级上将,1935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常委,第一集团军总司令。

陈绍宽(188910.07-196907.30),前国民党陆军、海军一级上将。

陈少白(1869——1934)出生于江门市郊外海镇南华里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与孙中山、尢列和杨鹤龄被清政府称为“四大寇”。1895年入兴中会,1897年赴台湾设立兴中会台北分会。1900年奉孙中山命回香港办《中国日报》,宣传革命。为了宣传革命,他还成立了“采南歌”、“振天声”、“振天声白话剧”等剧社。遗作有《兴中会革命史要》 、 《兴中会革命史要别录》等文献。

陈铭枢(1889~1965),字真如,广东合浦曲樟(今属广西)客家 人,民主革命家、北伐将领。从军而信佛。任民国政 府军事委员、广东省政府主 席、代理行政院院长,建国后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系民国时代国民党上将,铁四军的元老。民革的创始人之一。

陈果夫(1892-1951),名祖焘,字果夫。浙江吴兴东林镇人。民国时期政治人物,是国民党内右派。1926年,陈果夫当选为国民党第二届中央监察委员,任中央组织部代部长。

陈三立(1859~1937)江西义宁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之子,国学大师陈寅恪和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陈三立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陈氏立天下)

陈毅(1901-1972),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兼任副总理。

陈赓(1903-1961),湖南湘乡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

陈云(1905.06.13-1995.04.10),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副总理,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

陈锡联1915.1-1999.6.10,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陈再道(1909年-1993年),湖北麻城人,上将军衔。武汉军区原司令员、铁道兵司令员。中央军委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著有《陈再道回忆录》。

陈士榘(1909.4.14-995.7.22) ,湖北省荆门市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 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国现代国防工程的奠基人。

陈奇涵(1897-1981),号圣涯,江西省兴国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陈光(1905.02.24 - 1954.06.07)原名陈世椿,湖 南宜章县栗源堡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代著名将领。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义宁(今为修水)人。国学大师,中华民国时期就是全国著名的教授、历史学家、诗人、学者。曾任清华大学国学院导 师;解放后,陈先生曾任中山大 学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等职。著有《陈寅恪集》等。

陈素真(1918年4月30日-1994年3月29日)乳名:佩玉,原名:王若瑜。祖籍:陕西富平,曾担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人大代表,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相关资讯

这些几千年沉淀的珠宝之美,很惊艳!是让你一见就难忘的古典珠宝

当我们摆脱了几千年前,或者几百年前的封建礼教束缚时,回头遥望一眼,你也许会回忆,好奇那些凐灭在时间洪流里的光影。你会蓦然发现,其实那些政治礼教随着时间褪色后,那些人的身影,他们的生活。提到古典两个字,也许你会想起故宫,想起颐和园,想起古诗词。

七八月去哪?陕南这座千年古城,能逛能吃能玩水,暑期遛娃最合适

这是小渔的行旅日记,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陕西。七八月份,炎炎夏日,外出旅行就得找个凉快地儿。前两天我又去了趟陕南,在汉江边儿的一座千年古城里,过了个惬意的两天一夜的短暂假期,感觉还是相当不错的,赶紧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这里能逛能吃能玩水,算是

洞中方一日,地上已千年

古今中外,人们一直在以各种方式,对我们所处于其中的这个宇宙进行着不懈的探索。常人对宇宙的认识,只限于目力所及的有限宇宙时空范围,日月星辰,银河璀灿……现在科学技术,为科学家探索宇宙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手段,使人们看到了河外星

五千年国学常识合集!小学到高中都在考,尽早打印

小学到高中都在考,尽早打印其实对于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掌握,也就是基础知识越牢固,成绩才会越优秀。老教师整理:五千年国学常识合集。就像我们在修建房屋一样,只有基脚牢固了,才能修建出高大坚固的房子。

月牙泉来自千年的呼唤 走过万里的婵娟

千百年来,鸣沙山见证了丝绸古道的兴盛繁华,月牙泉目睹了灿烂辉煌的文化瑰宝。月牙泉被称为天下沙漠第一泉,“月牙晓澈”为敦煌八景之一,月牙泉是鸣沙山清澈的眸子,鸣沙山是月牙泉坚实的臂膀。鸣沙山,月牙泉,沙不涉泉,沙泉共生,相依相偎了千百载的悠悠。

月牙泉位处荒漠,为何千年不枯?它的水来自哪?

许多人应该都会想到以莫高窟为代表的敦煌文化吧。那么在这遥远的西北荒漠中,又是什么孕育了这璀璨繁华的敦煌文化呢。它的水来自哪。目前有何危机。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本期视频的主角——月牙泉。月牙泉位处荒漠,为何千年不枯。

千年敦煌月牙泉小镇

小镇花开春意浓 夏日民俗活动篝火晚会受游客青睐 千年敦煌·月牙泉小镇民俗文化旅游景区位于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接待点,全长511米,总占地面积113525.74㎡,建设面积48800㎡

大雁塔的千年风貌,带你穿越回一千年前,体验唐朝的民俗风情

我是子睿,头条旅行指路官,关注子睿,旅行不迷路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为李唐皇室敕令修建,在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间,太子李治为了追念自己的母亲文德皇后长孙氏而创建慈恩寺。由高僧玄奘,也就是西天取经的唐僧在这里做主持,并亲自督

西安必看的6座千年唐塔:前2座扬名中外,后4座少有人知

西安一直都以曾经是大唐都城长安城而自豪,但是,很多游客来西安之后,除了在大明宫和曲江看一些现代重修的仿古建筑外,很难找到真正的唐代建筑。其实,西安现在还留存有6座建于唐代的古塔,座座都经历了上千年的岁月。

千年沧桑大雁塔

西安是你一个不能忘记的地方,这里有3000年建城史,1100年建都史,且随我们,探究这里的每一块城砖,每一条马路,每一棵古树,每一座庙堂,每一个村落,每一处高耸的院墙。还有那无数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帝王将相、平民百姓、爱恨情仇、千古绝唱。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妈妈知道陕西旅游网苏州旅游网宠物狗品种网贝贝熊母婴克徕帝钻戒社区团购网垃圾分类网武术培训网梁姓起名网君山银针官网益阳头条新闻网赵文卓影迷网虚拟数字人官网三星电脑评测网樊少皇影迷网
陈氏起名网-陈氏家族宝宝起名、陈氏起名男孩名字大全免费、陈家取名男孩名字大全、陈氏家族全传名字、陈氏起名字大全女孩、陈氏女宝宝取名字、陈姓女娃娃取名大全、姓陈女孩名字优雅大气、陈姓名字大全女孩名字两个字、陈姓二字名字大全、陈姓谐音梗网名、2023年陈姓大气响亮男孩名字。
陈氏陈姓宝宝起名 zhuanlele.cn©2022-2028版权所有